选择题:19~30小题,每小题2分,共24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。 19.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到交响乐时,在脑中会..
24.动作灵活稳定、正确,动作高度协调、连贯,多余动作消失,动觉控制占主导地位,紧张感逐渐消失等活动方式属于( ) A.动作的认知和定向..
29.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特性是( ) A.盲目性 B.散漫性 C.顽固性 D.动摇性 30.下列方法不属于行为..
简答题:33~35小题,每小题8分,共24分。 33.联系教学实际,简述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组织复习。 答案:(1)有效组织..
一、选择题:1~l2个小题,每小题2分,共24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。 1.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,提出儿童智力发..
6.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,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称为( ) A.国民教育制度 B..
11.某小学创造了“希望树”,让孩子把自己进步的希望以“果子”的形式贴到“希望树”上,一旦目标达到了,“果子”就成熟了,可以自己去摘下来,再策划下一个“希望”。..
21.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;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。这种现象属于( ) A.感觉适应 B.感觉对比 ..
七、简答题:33~35小题。每小题8分,共24分。 33.简述短时记忆的含义及其特点。 答案:(1)短时记忆是指信息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之内的记忆。 ..
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( )。 A.个性心理特征 B.心理过程 C.生理条件 D.个性倾向性 正确答案:A
迷信、巫术的流行,说明下列哪种因素影响社会态度的形成?( ) A.经验的情绪后果 B.参照群体 C.知识水平 D.文化因素 正确答案:C
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,说明了教育目的受( )。 A.文化传统的制约 B.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制约 C.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.外国教育目的的制约 正确答案:C
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到不出声的外部语言,再到内部语言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?( ) A.原型操作 B.原型定向 C.原型内化 D.操作练习 正确答案:C
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( )。 A.前者就是后者 B.前者指导后者 C.前者反映后者 D.前者决定后者 正确答案:C
反应迅速、有朝气、活泼好动、动作敏捷、情绪不稳定、粗枝大叶,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?( ) A.胆汁质 B.多血质 C.黏液质 D.抑郁质 正确答案:B
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条件反射?( ) A.眨眼反射 B.吸吮反射 C.防御反射 D.信号反射 正确答案:D